雖然由于意識形態,理念等問題,國共雙方爆發了長期的內戰,最終國民黨退出了歷史的舞臺。但在抗日戰爭時期,國共雙方放下了此前的恩怨,攜手對抗日寇,正是這次國共合作,才拯救了危難中的國家。
因此,這段歷史中,即便是國民黨的將領,只要在抗日戰爭中有功勞的,都會被新中國承認。有很多人,至今都是國家稱頌的抗日英雄,在這么多抗日名將中,有20人的功績非常突出,成為國共雙方公認的名將。
1、張自忠
張自忠并非是蔣介石的嫡系將領,而是西北軍出身的猛將,在七七事變發生后,他替宋哲元背了一口大鍋。自此,張自忠被扣上了漢奸的帽子,一直都受到國人唾棄。
此事讓張自忠非常難受,隨后的戰爭中,他率部與日軍作戰都采用不要命的打法,拼盡一切要打敗日軍。在臺兒莊戰役中,張自忠迎來自己人生的巔峰一戰,他重創日軍精銳部隊,為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做出巨大貢獻。
此后,張自忠又相繼在臨沂,徐州等地重創日軍。遺憾的是,1940年5月16日,張自忠在襄陽地區與日軍的戰斗中,因部隊失去支援被日軍咬住。
他親率部隊與日軍血戰到底,不幸犧牲。張自忠成為中國戰場上殉國最高級別的將領,他的離去對國家是一個巨大的損失,可他英勇奮戰的精神,激勵了無數熱血男兒為國奮戰。
2、薛岳
薛岳早年在北伐戰爭中初露鋒芒,他軍事能力非常出色,很快就引起蔣介石的注意。此后,在與其他軍閥,或是圍剿紅軍的時候,薛岳都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。
抗戰爆發后,薛岳在淞滬等地與日軍苦戰,隨后又撤至河南等地與日軍決戰??上顸h內部有許多將領怯戰,導致河南的戰事非常不順,日軍得以長驅直入,連下武漢,南昌等重要城鎮。
關鍵時刻,薛岳在長沙數次與日軍苦戰,成功守住了長沙,給日軍帶來巨大殺傷。他發明的天爐戰法,成為日軍的噩夢,將抗戰拖入了長期對峙的局面。
3、白崇禧
在國共兩黨中,白崇禧是一個爭議極大的人。他是中共的勁敵,同樣是蔣介石的勁敵。作為桂系的代表人物,白崇禧與國共都有著極大的矛盾。
不過他在抗戰中的貢獻是不可被忽視的,白崇禧無疑是國民黨內部極為出色的名將,他最大的貢獻在于戰略布局。
當正面戰場國軍節節敗退的時候,白崇禧臨危受命,布置了一系列出色的戰略,諸如空間換時間等極具前瞻性的戰略。這些都為國民黨抗戰提供了巨大的幫助,只是他與蔣介石等人的矛盾無法化解,為他后來的悲劇埋下了隱患。
4、衛立煌
在蔣介石麾下幾位出名的將軍中,衛立煌絕對是當之無愧的虎將。他不僅有著出色的軍事能力,更有著開明的眼光。
在山西抗戰期間,他與中共合作抗敵,不僅大方給予八路軍武器補給,還給與八路軍極大程度的自主權。隨后,在忻口會戰中,衛立煌重創日軍,又在中條山等地給日軍帶來極大麻煩。
后來,衛立煌被調至西南,指揮遠征軍與日軍苦戰,成功守住了滇緬公路,由于自己出色的成績,美國人都稱他為百戰百勝的名將。
5、李宗仁
作為蔣介石的死敵,李宗仁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人。他曾經利用過日本人,可在民族危難關頭,李宗仁還是挺身而出,與日軍血戰到底。
在全國抗戰局勢非常不利的情況下,李宗仁成功指揮了臺兒莊戰役,這是中國軍隊第一次殲滅上萬日軍的大勝仗,對全國抗戰起到了極大的作用。
此后,李宗仁又相繼參加了諸多重要的戰役,可惜他與蔣介石的矛盾一直都很大,使得他沒能再發揮更多的作用。
6、傅作義
傅作義的人生極具傳奇色彩,作為非蔣嫡系,他卻一路成長為一方諸侯,可見他的能力有多么出色。傅作義在抗戰時期表現非常出色,在綏遠他冒死在前線堅持作戰,成功帶領部隊打退日軍。
此后,傅作義一直在山西等地與日軍交鋒,更是在五原大破日軍,成為國民黨軍隊里率先收復失地的將領。
7、杜聿明
在蔣介石諸多心腹將領中,杜聿明的軍事能力不見的是最強的,但他因為忠心而受到蔣的重用。不過,杜聿明能有后來的成就,離不開他出色的能力。
在昆侖關等戰事中,杜聿明敢打敢拼,多次率部重創日軍。隨后又指揮遠征軍在滇緬給日軍帶來巨大的麻煩,雖然他后來犯下許多錯誤,但這不能掩蓋他抗戰的功績。
8、佟麟閣
佟麟閣早年便在喜峰口等地與日軍戰斗,隨后又在察哈爾等地多次打敗日軍收復失地。1936年,他擔任29軍的副軍長,面對日軍突然的攻擊,佟麟閣指揮29軍的將士英勇作戰。
他放棄了逃生的機會,在陣地上與日軍血戰到底,最終不幸殉國。佟麟閣是抗戰以來,第一位殉國的高級將領,他英勇抗戰的事跡,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。
9、戴安瀾
在中國遠征軍南下與日軍苦戰的過程中,戴安瀾開始嶄露頭角,他有著極為出色的軍事能力,多次給日軍帶來巨大的打擊。
遠征軍在緬甸等地打得非常艱難,但在戴安瀾等杰出將領的指揮下,他們還是成功阻止了日軍??上?,后來遠征軍走了錯誤的路線,戴安瀾因傷在野人山地區犧牲。
10、馬占山
在九一八事變中,東北軍倉促撤出東北,日軍得以順利占據東北三省。東北人民就這樣被拋棄,可他們沒有放棄抵抗,馬占山率先打響了抗戰第一槍,他領導了江橋抗戰,拉開了中國抗戰的序幕。
此后,馬占山一直堅持與日軍作戰,又相繼在綏遠等地,給日軍造成巨大損失。
11、彭德懷
抗日戰場中,中共領導的抗日武裝活躍在全國各個戰場上,為了集中力量給敵人制造一次巨大的麻煩,彭德懷發動了著名的百團大戰。
這場戰役很好調動了抗日武裝,集中力量大敗日軍。在華北,山西等地,彭德懷又先后指揮八路軍打出了一系列出色的戰斗,建立了諸多敵后根據地,摧毀了日軍在這些地方的統治,為日后收復失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12、林彪
自七七事變以來,日軍在中國的進軍速度非???,中國守軍節節敗退,很難給日軍帶來什么麻煩。就在全國抗戰形勢一片黑暗的時候,林彪站了出來。
1937年9月25日,林彪在平型關大敗日軍,此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,讓抗日軍民又有了自信。遺憾的是,林彪后來因傷到蘇聯養病,錯過了不少的戰事,否則他還能給日軍帶來更多的損失。
13、劉伯承
日軍侵占華北等地后,打算南下占領整個中國,山西無疑是雙方爭奪的要點。要想控制山西與華北,就必須要控制太行山。中共清楚日軍的意圖,于是在太行山與日軍展開了長期的苦戰,劉伯承就承擔起了這個重任。
作為中共的戰術大師,劉伯承因地制宜,使用諸多出色的戰術與日軍周旋。在他的努力下,八路軍各部成功阻止日軍控制太行山,這才能保住抗日的根據地。
14、左權
抗戰爆發后,左權指揮八路軍與日軍進行了多次大戰,1938年,左權擔任八路軍前方指揮部的參謀長,指揮部隊開展游擊戰。
隨后,他又在百團大戰,黃崖洞保衛戰等戰事中立下諸多戰功,給日軍帶來重大損失。1942年,日軍對太行山地區開始大掃蕩,為了掩護中央轉移,左權在突圍的過程中不幸犧牲。
15、楊靖宇
在全國各個抗日戰場中,東北戰場無疑是最艱難的,日軍很早就控制了這里。東北軍民沒有放棄抵抗,組成了抗聯等武裝與日軍繼續戰斗。
楊靖宇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,他指揮著抗聯戰士們在東北與日軍周旋,不斷襲擊日軍,堅持抗戰。他們遭到日軍的瘋狂打擊,卻始終沒有放棄戰斗。
遺憾的是,楊靖宇在戰斗中被叛徒出賣,最終不幸犧牲,他的離去對東北抗戰是一個巨大打擊。
16、聶榮臻
忻口會戰中,聶榮臻與林彪聯手在平型關大敗日軍,自此一戰成名。隨后,他奉命帶著3000多人在五臺山等地開展敵后游擊戰。
經過長期的經營,他發展出了很強的抗日隊伍,多次打敗日軍,還成功擊斃了日軍中將阿部規秀。后來,聶榮臻在敵人大掃蕩的過程中靈活應對,給日軍帶來巨大打擊,保住了抗日根據地,為抗戰的勝利做出巨大貢獻。
17、羅榮桓
抗戰期間,日軍一直沒能按設想中那樣迅速拿下整個中國。山東的得失起到了極大的影響,在這里,日軍遇到了名將羅榮桓。
他是中共一位全才,來到山東后,迅速整合各地的抗日武裝,不斷發展根據地,將山東變成了全國最大的抗日根據地。他還培養出大量的抗日武裝,成為日軍面前一個無法逾越的鴻溝,羅榮桓在山東抗戰的努力,對全國的局勢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。
18、粟裕
在南方的抗日戰場中,新四軍等抗日武裝同樣非?;钴S,其中新四軍名將粟裕在抗戰中就給日軍帶來巨大的麻煩。他多次率部打敗日軍,靠著靈活多變的戰術,與日軍在東南地帶周旋。
后來,粟裕又相繼發動反掃蕩,春季攻勢,前后消滅了數萬日偽軍,確保了南北抗日根據地的聯系。
19、呂正操
九一八事變后,一些東北軍將領沒有遵循命令,還是堅持在敵后抗戰。呂正操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,在堅持抗戰期間,他了解了共產主義思想,自此成為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。
呂正操在華北地區多次與日軍交鋒,給日軍帶來了巨大打擊。隨后,他一面擴展抗日根據地,一面與日軍周旋,在他的努力下,日軍在華北地區的統治變得岌岌可危,他又抓住時機,在百團大戰等戰斗中重創日軍,為抗戰的勝利做出巨大貢獻。
20、趙尚志
作為東北抗聯的創始人與領導人,趙尚志的抗戰之路更加艱難。在和日軍的戰斗中,他還要經常處理內部的問題。
在這種情況下,趙尚志一面發展了許多抗日根據地,讓東北抗聯有了更大的規模,另一面,他又靠著自己的努力,洗刷了身上的冤屈。
遺憾的是,1942年,趙尚志在和特務的戰斗中不幸犧牲,沒能親眼看著抗聯在東北取得勝利。
版權聲明:本文來源于網絡用戶發布,多學號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文章侵權, 請發送郵件至 zhangwei555#qq#com 舉報,本站會盡快處理。